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院 > 信息
编号:10314264
什么样的药是好药?(专家谈安全用药)
http://www.100md.com 2003年4月17日 《健康时报》 2003.04.17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 许俊堂 胡大一

    编者按:评价药物的两个最重要的指标是用药的效果和安全性,其次是价格。理想药物应该是效果好,没有副作用,价格又便宜。但古语说得好:是药三分毒,任何药物都可能有不良反应。从本期开始,专家将就此话题引导读者正确认识药物的方方面面,帮你纠正种种误区。

    一种药物必须有效,否则就是假药或者劣药。但要想证明哪种药物有效可不那么简单。国际上每一种新药从研发到走向市场,应用到病人身上需要10亿美元左右,这还是成功研制的药物,如果最后证明新药和老药比较没有优势或有不良反应,病人不能接受,那这10亿美元就打了水漂儿。这些费用主要在于新药要进行一系列的基础和临床试验,证据越充分,用药的效果和安全性才有保障,才能真正治病救人。

    我们常常看到某某药某某人服了效果如何好,但这不能作为药物有效的依据。有效药物是成千上万人次的临床试验证明能够减少死亡、提高总体生存率,能够减少疾病再发和因病住院,能提高生活质量并能降低费用的药。

    有效药物指的是对某种特殊疾病或者特殊疾病类型有效。有效药物的应用要得当。什么是好药呢?用好了就是好药,用不好可能会带来不良后果。如华法林是很好的抗血栓药物,应用得当也很安全,但如果不进行严格的监测和细心的随访,会导致抗栓无效或者严重出血。

    无效药是指对本病无效或者不适合本病的药物。对某个人的疾病无效的药也不一定就是无效药。在临床上有时情况比较复杂,每个人的情况千差万别,疾病也是千变万化,不可能一种药物适合所有病人的同一种疾病。

    此外,用药有效无效不能完全凭感觉。吃了舒服或者感觉好的药不一定治病;治病的药物用了感觉不一定好。比如阿司匹林,有些人服用后胃部可能不适,但阿司匹林不知道挽救了多少病人;而有的药物可能只起安慰剂的效应,不治病。,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