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市场动态
编号:10309768
生物工程技术对世界制药业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1月5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041期
     生物工程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和酶工程,它的兴起,不仅反映出生物学飞跃到一个与过去无法比拟的新水平,也为现代制药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1.生物技术药品给企业带来高额的利润和诱人的市场

    长期以来,困扰着医学界的一个重大课题是,一些在疾病诊断、预防和治疗中有着重要价值的药品如激素、淋巴因子、神经多肽、调节蛋白、酶类、凝血因子等人体活性多肽以及某些疫苗或由于材料来源困难或由于技术方法问题而无法研制成功;即使勉强沿用传统技术予以研制,亦因药源有限而供不应求,而且这类制品往往因为副作用大而疗效不佳。而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大量廉价地生产这些药品,可以满足患者治疗的需要,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如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开发,Amgen公司花了3.15亿美元,而公司至1996年6月,在对肾透析市场的垄断失效前已获利18亿美元。美国医疗保健部门(Medicare)为1000单位EPO付出11美元,而生产成本仅0.40美元,相差达2750%。
, 百拇医药
    2.促使大型制药企业与生物技术公司广泛联合、兼并

    由于生物技术医药产品具有高额的利润和诱人的市场前景,同时开发合成新药日趋艰难,各大制药公司纷纷加紧开发生物药物,有的公司甚至将其作为拳头产品来开发,如美国Schering—Plough公司1995年研究和开发(

    R&D)预算中约25%花在了生物技术项目上, 金额达2.15亿美元。当前各国公司生物技术产品的开发竞争相当激烈,面对高额的利润和激烈的竞争,几乎所有的制药企业都与生物技术公司结成联盟。通过生物技术公司与主要制药公司进行合作开发,一方面可使制药公司获得生物产品的生产技术;另一方面也为小型和时常缺乏现金的生物技术公司提供了资金来源。另外,通过兼并和收购生物技术公司也可使制药企业获得生物技术领域的经验和知识,从而使产品尽快达到规模经济工业生产。估计今后会在生物技术领域会有更多的收购活动出现。美国、日本、德国、瑞士等发达国家企业正在积极推行这一策略。
, 百拇医药
    3.给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医药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经过上世纪七十和八十年代的发展,其经济实力增强,正面临产业调整的问题,需要发展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而生物制药为其提供了最佳选择。在亚洲,韩国、香港、台湾和新加坡均将生物技术产业列为重点发展技术。韩国为大力发展生物技术制订了一个14年的长远计划,计划筹资约20亿美元,其中国家投资约占35

    %, 至2007年后,使生物技术成为韩国出口创汇的重要资源。香港则计划联合吸引中国大陆的人才发展生物技术的基础研究与开发,将生物技术工业作为其经济转型的优先考虑项目之一。

    但生物工程技术对世界制药业格局的改变还将表现在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制药业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因为生物技术医药产品的开发需要坚实的基础研究,雄厚的资金投入以及政府对专利的保护。在西方发达国家,其研究条件优越,研究人员待遇优厚,从而积聚和正吸引着大批优秀人才。而第三世界国家有世界70%的人口,却只有24%科学家,5%的研究经费,只有3%的研究文章发表。西方发达国家对研究开发经费的投入以企业界为主,而且发达国家医药企业实力雄厚并重视新药的研究和开发(R&D)。据统计,美国、日本和德国占全世界医药R&D支出的60%多。

    生物制药工业产权是属于“专利依赖型”的知识产权。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对专利的保护。目前美国、日本和欧洲各国已将专利保护期延长至20年,而发展中国家在此作得还不够。这将限制新药的应用、抑制技术转让,降低国内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另外还打击了发达国家在这些国家振兴制药工业研究和开发的投资。如在南美洲国家,美国制药企业投入的资金不到其对外总投资的3%,因此,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制药业上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

    总之,随着生物工程技术在医药业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必将在医药业中引起一场深远的变革。(国研网), http://www.100md.com(敖宗华 陶文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