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热点关注 > 热点报道 > 非典型性肺炎
编号:10178553
直面疫情 笑对人生——解放军302医院姜素椿教授抗击非典纪事
http://www.100md.com 2003年5月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1942期
     3月的北京,笼罩着非典型肺炎的阴影。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拉开了序幕。

    疫情就是战情!疫情就是命令!

    勇敢的白衣战士们迅速地投入到抗击非典的战斗之中。解放军302医院74岁的老专家姜素椿教授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积极参与抢救非典患者,在不幸被感染后,又在自己身上大胆试验,为人类战胜非典摸索宝贵经验,用忠诚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赞歌。

    年逾古稀,坚持战斗在一线

    3月7日晚9点多,姜素椿突然接到医务部紧急电话,让他到医院病区指导高危病人的抢救。来不及多想,他穿好隔离衣,戴上口罩,三步并作两步赶到病房。此时,病人已经插管,生命危在旦夕。

    院领导知道姜素椿曾因患癌症做过放疗,坚持让他在病房外坐镇指挥。但他哪能坐得住?姜教授不顾领导的劝阻,闯了进去,此时,病人的呼吸、心跳十分微弱。抱着最后一线希望,他全力组织抢救。6名医生轮番给病人做心脏按摩,虽经1个多小时的全力抢救,但终因这位患者年事已高、病情过重、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而死亡。
, http://www.100md.com
    连夜,姜教授和医务人员一起讨论病情,分析病源,留取标本,安排争取尸检,查找病因。接下来的几天,他连续参与诊断、治疗和总结。院领导考虑到他年事已高,身体不好,又连日劳累,下了死命令,让他撤离一线。姜素椿教授凭着多年传染病临床的经验,意识到这是一种传染非常剧烈、十分严重的疾病,一个共产党员的奉献情怀和医生的强烈责任感,驱使他没有执行院领导的命令,一直坚守在与病魔战斗的第一线。

    身患非典,运筹帷幄为打赢

    3月14日下午,不幸的事情发生了。由于与非典患者的不断接触,姜教授被确诊感染上了非典。

    住院期间,姜教授仍焦急地关注着抗击非典的斗争。他把医护人员和自己的学生叫到病房,询问非典治疗情况,分析研究非典防治的问题,传授自己的临床经验,鼓励大家坚守一线,坚定必胜的信心,并要求他们多收集一线资料,注意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尽快找到有效的治疗办法。
, 百拇医药
    躺在病床上的姜教授虽然不能再参加一线的救治工作,可心里一直关注着疫情的发展。他每天搜集有关非典的各种信息,查阅大量资料,不顾医务人员的劝阻,先后撰写了《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给内科医生的启迪》、《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医院感染的防治》等9篇共5万多字的科普及研究论文,对预防、治疗非典提出了许多极具指导价值的意见。

    姜教授以自己患病治疗的亲身经历,研究改进治疗的方法。为便于空气流通,每个病房都配备有空气洁净器。但使用空气洁净器后,室内的湿度降低了,有的只有10%。姜教授以自己的亲身体会,感到北京地区室内湿度保持在40%-50%对非典患者的治疗比较适宜。因此,他建议护士长做一个关于非典病房湿度的课题,同时要求护理人员在每个病房内洒一点水,或采取其他办法增加病房的湿度。

    姜教授在病情加重,使用氧气面罩后,发现了医用氧气面罩的不足之处,于是与大家一起研究,提出了改进医用面罩的建议。
, 百拇医药
    姜教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反复叮嘱医护人员要加强自我防护。住院期间,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离我远点,我这儿危险”。整理床铺、打扫卫生等日常的护理工作,他都坚持自己干。每次,护士到病房给他送东西,他都让放下后赶紧离开。采集病人咽部分泌物标本进行检验,护士要直接面对病人口腔,是一项高度危险的事情。每次姜教授都自己动手,不让护士靠近自己。

    他还指导护士总结非典护理经验,积极撰写论文。他对护士长唐永红说:“你们在最前线,现在正是总结最切实际的防治、护理非典经验的最佳时机。”并指导唐永红完成了《非典型肺炎对医院护理工作带来的新挑战》的论文。论文在姜教授病重时发表。唐永红在文章的最后深情地写道:“致谢姜素椿教授”。

    不顾安危,敢以生命闯“雷区”

    姜教授根据自己多年从事传染病治疗的经验,结合患者临床表现,首先做出了病毒感染的推断,对衣原体感染的说法提出了质疑,并根据这种判断,指导医务工作者确定救治方案。
, 百拇医药
    这次非典疫情发生后,姜教授首先想到了使用非典患者恢复期血清治疗,并建议首先在自己身上进行试验。院领导和有关专家经多次研究,决定采纳他的建议,立即派人到广东寻找非典患者恢复期血清。血清找到后,经过5家医院安全性检查和专家反复论证,3月22日把血清注射到姜教授的身上。

    从理论上来说,注射血清是一种特异性的疗法,有相当的风险,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同时,还可能将血清中携带的丙肝、艾滋病等病原,输入到受血者的体内。作为研究传染病的老专家,姜教授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其中的风险,但为了找到治疗非典的有效途径,他执意坚持要在自己身上做试验。他说:“我年龄大了,能够赶上这次抗击非典,为降伏疫魔做点贡献,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我愿为治疗非典趟出一条路子!”

    奇迹出现了。在注射血清后,配合其他药物治疗,已达74岁高龄的姜教授在住院23天后康复出院。

    姜教授以无私无畏的精神顽强抗击非典的感人事迹,给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以极大的鼓舞。因护理非典患者被感染的护士吕艳清,在病床上写道:我要向姜素椿教授学习,战胜非典。
, 百拇医药
    中央领导同志对姜素椿的事迹作了重要批示,对他的高尚医德和救死扶伤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

    4月24日,总后党委作出决定,号召军队广大医务工作者和科研人员向姜素椿教授学习,为战胜非典型肺炎、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相关链接:

    姜素椿教授1929年2月出生于湖南省宁乡县,1956年10月从大连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到302医院工作。他长期从事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在中枢神经、消化、呼吸等传染病的防治方面造诣很深,先后参与我国部分地区流行性出血热、霍乱、中毒性痢疾等疫情的处理,曾受到党中央、中央军委的表扬,两次荣立三等功。, 百拇医药(杨满 陈玉玺 黄显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