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120527
制度为了方便谁?
http://www.100md.com 2002年4月11日 《健康时报》 2002.04.11
     陈祖甲

    做一次小手术,在医院里过了两周“囚禁”生活,可以“释放”获得自由了。当时的喜悦心情不问可知。出院前一天,医院的订饭员来预订第二天的伙食。明天是出院日,自然不必在医院里用餐。然而,出院的手续还需等大夫查房之后才能办理。那样这顿最后的早餐还需预订吧。我想,反正还有几块饼干等小食品,就简单一点,要一碗粥和一个鸡蛋便足够了。订饭员说要付八角。

    这家大医院已经采用饭卡制度。就像银行存取款的信用卡、公用电话IC卡一样方便,只需把饭卡交给订饭员,插入她手中的计数器,按下键钮便可完成交费的手续。

    我知道自己的卡中还有4元钱,买一顿八角的早饭是足够了。可是,当订饭员把我的饭卡插入计数器后,却对我说:“不行!”为什么?她说:“按我们的规定,卡上必须有5元钱才能买饭。”奇怪!我只需付八角就够了,卡上付出绰绰有余。为什么不行?

    我当时不理解地嘟囔一句:“临出院还不让吃饭。”

    订饭员误解了我的意思,气冲冲地质问:“谁不让您吃饭?”

    我没有好气地回答:“你们订的制度!”

    这回订饭员无话可说了。可不是这样嘛。社会是需要制订各种各样的制度,规范人的行为,使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有和平与稳定的秩序。然而,制度是人制订的,执行的也是具体的个人。但不论那种制度,尤其是医院制订的各种制度,总是为了方便病人,为病人着想,让病人痛苦地进门,安祥、静心地出门。治病多多少少需要使病人得到心灵的安慰、心态平衡,这样可以帮助药物充分发挥作用。否则,往往会出现药到病不除的现象。我以为,这样的医学心理学问题还没有引起医务界的足够重视。如果医院只为管理方便,没有考虑患者实施制度的简便,便容易让患者增添烦恼的情绪,灌进一点心病。这会对治病有帮助吗?我的遭遇原系小事一桩,不值得记在心里。否则就是小肚鸡肠了。但不可否认,在当时确实带来了遗憾,尽管是小小的。这不能不是造成当前公众对医疗制度不满意的一个因素啊。 (陈祖甲),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