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华名医 > 第一届国医大师 > 邓铁涛
编号:13351284
我很荣幸成为邓铁涛的最佳拍档
http://www.100md.com 2019年4月25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062期
    

    邓铁涛为吕玉波题词。

    作为曾经与邓铁涛一起奋斗的人,我很荣幸与邓铁涛成为最佳拍档。在他弥留之际,我前去探望,当家属在床边说出“你的最佳拍档来了”,他就醒了过来。我特别感谢他对我的信任,嘱托家人今后有困难就找我。

    广东省中医院每一步走来,特别是在关键时刻,都离不开邓铁涛的指引和支持。在这里分享一下邓铁涛跟广东省中医院关系特别密切的几件事,从中可以看到他对广东省中医院所作的卓越贡献,可以看到他的伟大。

    探索中医“师带徒”模式

    中医药事业怎样才能发展得更快更好,邓铁涛对此天天思、天天想。他对于高水平中医药临床人才的培养,思考运用毛主席的战略思想“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主张去扶持中医药的典范,在行业内起示范带领作用,他把这个典范选在广东省中医院。因此,他主动提出要成为广东省中医院的智囊、高参。这么多年来,在医院发展过程中,邓铁涛确实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http://www.100md.com
    首先,邓铁涛认为发展中医药事业,人才培养最为关键。因此特别关注年轻一代中医的培养。为此不顾80多岁高龄,他亲自到广东省中医院带徒。他认为仅靠广东这些老中医来医院带徒,还不足以把医院培养成中医界的典范。因此,他协助我们遴选了15位全国知名中医来院带徒,包括国医大师任继学、路志正、朱良春、颜德馨等,从此就启动了医院在全国范围的师带徒工作。

    邓铁涛在广东省中医院启动的师带徒工作,有几个观点是值得永远传承下去的:第一,学我要像我,还要超我;第二,集体带,带集体;第三,一代带二代,二代带三代,一代一代地带下去。他还认为师带徒只是带出了一批人,全院的中医药氛围要浓厚起来,所以向医院提出了温书工程,每年组织全院进行温书,所读书目都是邓铁涛亲自指定的,从《伤寒论》到《温病条辨》,他还特别推崇中医各家学说。

    力倡中医院突出中医特色

    邓铁涛后来又提出把1998年定为医院的“中医年”,希望集中全部力量去推动医院中医氛围的形成,促进全院中医水平的提高。第二年他又提出“中医提高年”,第三年在前两年基础上又提出“中医巩固年”。就这样连续3年推动医院在中医药发展道路上发挥引领性作用,使广东省中医院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
, 百拇医药
    在邓铁涛的支持下,医院成立了“传统疗法中心”,开展了“杏林寻宝”活动,邓铁涛知道后专门为传统疗法中心题字。医院要开设“中医经典病房”,探索用中医药治疗急危重症和复杂疑难疾病,邓铁涛高度认可,当时医院把名老中医李可请来,用中医药解决急难重症,邓铁涛也是大力支持。医院开展治未病工作,邓铁涛专门题字“上工治未病”。

    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邓铁涛给予诸多指点。当得知香港医管局邀请广东省中医院派医生与他们一起抗击“非典”时,邓铁涛还专门与准备去香港支援的专家一起探讨怎样抗击“非典”,他们一起总结了广东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典”的经验,以便到香港更好地去抗击“非典”。后来在香港抗击“非典”期间,广东省中医院派去的两位专家都是用电话或其他通讯方式得到邓铁涛等名老中医的指点,才得以取得抗击“非典”的最终胜利。

    赤子心献给中医事业

    邓铁涛为发展广东省中医院所做的这一件件事,现在回想起来,都令人非常感动、非常敬佩,也让我们不能忘怀。我们怀着感恩的心,感谢邓铁涛把广东省中医院带到了今天这样的水平,医院今天发展的水平离不开邓铁涛这个高参和导师。邓铁涛给我题词“志同道合、共圆中国梦”,“中国梦”就是中医梦,邓铁涛曾反复讲过,所谓“中国梦”,没有“中医梦”的实现,那么“中国梦”的实现是不完全的。
, http://www.100md.com
    邓铁涛在弥留之际所做的一切也是非常令人敬佩的。他希望葬礼上不要放哀乐,放《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曲。他在弥留之际提出,悼念照片选一张他穿西装、打领带、戴国徽的照片。而他为自己留下的挽联则是——“生是中医的人,死是中医的魂”,横批为“铁杆中医”。邓铁涛留下了一份遗嘱,是他去世以后才被打开的,第一句话说的就是“我能留给儿孙最大的遗产为仁心仁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已经把遗产交给了我的两个儿子”。他还嘱咐家人为他交最后一笔党费。

    由此可见邓铁涛对于人生的理解是多么深刻,在生与死之间,他的选择,他所做的一切,跟中医药事业是一脉相承的。

    我们要继承邓铁涛的遗志,学习他对中医事业、对党的忠诚,一生对事业充满激情的追求;要学习他为了中医药事业奋斗终生的崇高品质,学习他为了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献出一切的奉献精神;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更好地传承邓铁涛的学术思想,将其学术思想更好地应用于临床,不断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用疗效来证明中医药的价值;我们要学习邓铁涛的仁心仁术,服务好患者,遵守职业道德,学习邓铁涛“活到老、学到老”,不断攀登医学的高峰,学习邓铁涛扶持后辈,使一代一代的中医人向前发展。

    (作者吕玉波为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会长、广东省中医院名誉院长), 百拇医药(吕玉波 广东省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