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速递 > 医药快讯
编号:10184737
中外医药快讯(2003.06.06)
http://www.100md.com 《中国中医药报》 第1959期
     钟南山说:抗击非典需要国际间的大协作

    作为最早倡导国际协作抗非典的专家,钟南山在此间举行的东盟与中日韩非典型肺炎防治高级国际研讨会上表示,面对人类共同的疾病,国际间的大协作是非常有必要的。他强烈呼吁在非典疫情的新阶段,要进一步进行国际间的大协作。

    钟南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他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非典是一种全球性的疾病,它有很强的传染性,可以致命,对人类的威胁很大。因此,为了减轻非典的危害,就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它,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预防、治疗以及早期诊断的方法,这就要求必须与其他人进行合作。

    钟南山说,在抗击非典的过程中,国际协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艾滋病从发现到测出基因全过程花了3年时间,而这次冠状病毒从出现到测出它的基因只花了3个月时间。这不是靠哪个方面能成功的,而是国际大协作的结果。
, http://www.100md.com
    他表示相信,下一阶段在疫苗、治疗、基因研究和药物筛选方面,都需要开展国际大协作。因为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特长,彼此间优势互补,进步就更快,成效也更显著。比如香港大学发现冠状病毒,就不是单靠自己的力量,而是和其他国家的一些机构合作,依靠他们的资助和支持获得成功的。

    对于中国在抗击非典方面的优势,钟南山说,中国是非典最早流行的国家,最大的优势是掌握大量的病原,即研究的对象。研究疫情的源头、流行病学规律的研究在中国是最有利、最有条件开展的,这些方面中国完全可以在国际协作中作出自己的贡献。

    除了国际间的协作外,中西医结合防治非典也是这次会议的主题之一。钟南山说,这次是中医大展身手的时候,目前看来中西医结合防治非典对缩短病程、减轻病症能取得一些比较好的效果,但还是缺乏足够的说服力。他认为,中西医结合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经验的水平上,而应该做出一个前瞻性的设计,迈出更大的步伐,取得更大的突破。(钱 彤 朱华颖)
, 百拇医药
    澳大利亚自制艾滋病疫苗开始人体试验

    澳大利亚研制的第一种艾滋病疫苗已进入人体试验阶段,研究机构6月4日开始征召接受试验的24名志愿者。参加研究的科学家说,这是第一种应用于人体的艾滋病疫苗,一旦试验表现出积极结果,将给预防艾滋病带来希望。

    主持上述研究的是澳大利亚-泰国艾滋病疫苗财团,这是由澳大利亚大学、政府科研所和泰国红十字会联合成立的一家机构。科学家斯蒂芬·肯特表示,在先期的实验中,疫苗已能有效增加免疫细胞,并激发免疫系统攻击HIV病毒,而人体试验的主要目的,是确定疫苗对人体的安全性。

    他认为,人体试验对能否推出实用的艾滋病疫苗“至关重要”。以往的艾滋病疫苗和药物研发过程中,经常出现某种药物在试管产生良好作用、却对人体产生重大副作用,最后导致药品夭折和巨额研发费用付诸东流。

, 百拇医药     艾滋病疫苗由一段修改过编码的HIV病毒基因和鸡瘟病毒构成。其机理是,修改过编码的病毒基因引导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HIV病毒,而鸡瘟病毒则促使人体增加免疫细胞的产量。

    据估计,人体试验的初步数据将在今年年底得到。

    河北省开始生产医用一次性防护服

    河北省第一家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生产企业——辛集市圣泰隆皮业有限公司日前已投入生产,从而填补了河北省此项产品空白。

    今年4月份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河北省医务人员使用的医用一次性防护服供应非常紧张,而在河北省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的生产仍是空白。为弥补这一空白,5月初,辛集市圣泰隆皮业有限公司向石家庄市药监局提出申请后,市药监局严格按照“程序不减,加快速度,标准不降,帮助提高”的原则,实行“绿色通道”程序,帮助企业填报各种申请表,指导企业制定并提供程序文件,积极为企业联系北京医疗器械质量检测中心,咨询有关产品检测事项,帮助企业进行产品检测。辛集市圣泰隆皮业有限公司投产后,可年产36万件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王炳美)
, 百拇医药
    俄罗斯肺结核患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增长

    俄罗斯医学科学院院长波克罗夫斯基在3日开幕的俄肺结核医生代表大会上说,自1991年以来,俄罗斯肺结核患病率和死亡率均增长了1倍,儿童肺结核患病率也上升了1倍多。

    波克罗夫斯基指出,尽管从2000年起,俄肺结核患病率呈下降趋势,但去年新确诊的肺结核患者仍超过10万人。该国每10万名居民中死于肺结核的患者达20~21人。

    波克罗夫斯基说,肺结核病呈现较强的抗药性,目前大多数常用药品已无疗效,因此需要研制新药。此外,俄医务工作者在防治肺结核病过程中发现部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患肺结核死亡。

    据俄卫生部透露,俄罗斯肺结核患者目前占全世界同类病人总数的2%。

    台湾大学研发出高效抗非典药剂
, http://www.100md.com
    台湾大学最近宣布,他们已研究出一种抗非典型肺炎药剂,能够百分之百消灭非典病毒。

    台大研发小组实验发现,他们研发的有机化合物一旦接触非典病毒,可以将非典病毒如皇冠状的套膜三度空间构型解体,使病毒失去入侵人体的能力。这种化合物无害,对同样有脂蛋白核膜的肠病毒也有相同的效果。

    化合物可用浸染、喷雾等方法,添加在口罩的滤材、防护衣物、门把、扶手、公共电话、空气清净机的滤材、病历和桌面上。台大已将发明申请专利,并把技术转移给彩力染整等公司。彩力将和相关企业合作,生产长、短纤的中间半成品,交给策略联盟厂商生产防护衣、口罩、纱布、消毒喷雾器、洗水剂等终端产品。(印高乐)

    美国一种试验性药物表现出全面抗癌功效

    美国塞达斯·西奈(Cedars·Sinai)医学中心最近在初期试验中发现,一种名为“2C4”的试验性抗癌药物对于乳腺癌、前列腺癌、子宫癌等多种类型的癌症均有较好的疗效。
, http://www.100md.com
    据当地媒体报道,这家医学中心的科学家在于本周举行的第69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上报告说,在该药物的首阶段人体试验中,研究人员本来计划只对该药的安全性进行测试,但测试结果显示,该药对于多种类型的癌症具有较好疗效。

    在试验中,21名各类晚期癌症患者接受了“2C4”药物注射,结果有半数患者的体内肿瘤在一段时间内停止生长或明显缩小。其中,一名子宫癌患者和一名胰腺癌患者的病情得到持续缓解。而另外5名患者,其中包括3名前列腺癌患者、1名肺癌患者和1名子宫癌患者在经过2个治疗周期后,病情稳定了至少3个月。

    负责这一研究的阿格斯医生在会上介绍说,这一药品的商业名称为“Omnitarg”。与目前一些能够切断肿瘤血液供应的抗癌药物药理不同,它可以阻断一些通向肿瘤的分子信号通路,这些通路负责向肿瘤传递生长信号。他表示:“第一阶段的安全测试能够出现这种结果令人振奋,特别是这些患者已进入癌症晚期,没有其他治疗方案可以选择。”(颜 亮)
, 百拇医药
    美研究证实一新病毒可使儿童患呼吸系统疾病

    美国科学家研究证实,近年来新发现的人体间质肺炎病毒(hMPV)有可能感染儿童。科学家们说,这一结果将有助于更有效地对一些儿童呼吸系统疾病进行诊治。

    人体间质肺炎病毒属于副黏病毒家族。在此次全球非典疫情早期,有些科学家曾一度认为,人体间质肺炎病毒可能是非典的病原体。这一推测在确认非典病原体为冠状病毒家族新成员后被排除。

    人体间质肺炎病毒据认为已在自然界中存在几十年,但其真实面目一直不为人知。直到2年前,荷兰科学家才首次识别出这种病毒,并发现它与已知的病毒不同。美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显示,美国的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中可能有相当一部分携带人体间质肺炎病毒。

    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儿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共对296名美国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样本进行了分析,接受调查的儿童年龄都在5岁以下,流感病毒和腺病毒等的检测结果都呈阴性,他们的样本取自2001年10月~2002年2月。
, http://www.100md.com
    研究人员共在19名儿童患者的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中检测到了人体间质肺炎病毒,比例在调查对象中占到6.4%。这19名儿童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咳嗽、发烧和气喘等类似流感和肺炎的症状,但无人死亡。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在世界范围内,呼吸系统疾病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很多由流感等病毒引起,但在临床中有约1/3的病例无法找到明确病因。耶鲁大学研究人员推测说,这些此前得不到解释的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相当一部分病原体可能是人体间质肺炎病毒。

    初步研究显示,人体间质肺炎病毒的危害和传染性都没有非典病毒大。但科学家们认为,不能因此掉以轻心,需要进一步研究这种病毒究竟会引起哪些症状,是否会像流感一样具有季节性。据悉,针对人体间质肺炎病毒目前尚无有效防治方法,不过疫苗和检测技术的研发工作已经起步。

    首个制药项目落户“中国西部中药谷”
, 百拇医药
    云南省玉溪市拟投资百亿元、正在规划建设中的玉溪“中国西部中药谷”迎来了首个制药项目落户。5月29日,昆明“山里人家”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与玉溪市高新区管委会签定合作协议,决定在“中药谷”投资兴建一个年产100吨菌类生物药品的大型制药厂。

    据介绍,该项目将于本月初开工,预计明年初投产,一期总投资5000万元。该项目将充分利用云南丰富的野生及人工栽培真菌资源,通过精提其中的有效成分,再根据不同的市场需要,生产具有保健功能的系列食品和药品。

    记者从玉溪市人民政府获悉,这是玉溪市委、市政府作出建设“中国西部中药谷”决策以来,在玉溪落户的首家生物制药生产项目。“中国西部中药谷”本是市委、市政府结合玉溪资源、地缘、基础设施优势提出的概念性规划项目,而首家制药企业的提前落户,大大加快了“中药谷”建设的前期工作。

    台湾教授研发抗非典纳米硅片材料
, http://www.100md.com
    台湾地区中兴大学化工所教授林江珍最近从天然黏土中提取出具有特殊捕捉特性的纳米硅片,可将蛋白质、有机高分子和病毒捕捉在硅片表面,并影响裸体DNA(脱氧核糖核酸)或蛋白质的三级结构。研究小组相信,它能捕捉非典型肺炎病毒并抑制其复制反应。

    研发小组利用低浓度纳米硅片水溶液进行研究,发现纳米硅片表面含有负电荷,能吸附包括病毒在内的各种有机和生物分子,并有效阻止病毒的DNA复制反应,进一步破坏蛋白质和DNA。病毒被捉后不易脱附。这项研究已经过聚合酶连锁反应实验证实。

    林江珍说,以天然黏土为原料制造的纳米硅片,对有机分子的捕捉特性将成为抗菌的新理论和应用。未来纳米硅片可用于编织口罩、纱布、防护衣物或喷洒在一般环境、医院墙壁及器具上,无须顾虑回收受病毒污染的防护衣物会造成二次污染。(印高乐)

    研究发现干细胞可变成神经元细胞
, 百拇医药
    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称化学物质可令干细胞变为神经元细胞。

    据美国《科学日报》网站报道,由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和诺华研究基金会基因组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组成的小组确认,一个小的化学分子能控制胚胎干细胞。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副教授丁圣(音)说:“我们已经发现能够令胚胎干细胞变为神经元细胞的分子。”

    干细胞在医学上有巨大的潜力,因为它们能够分化为许多不同种类的细胞——可以使医生能够再造某个病人丧失的细胞。例如像帕金森氏病这样的神经退化疾病就是因为大脑中产生多巴胺的神经细胞丧失了。通过再造神经细胞就能缓解这些疾病造成的损害。另一个例子是1型糖尿病,这是一种自体免疫疾病,胰岛素细胞被身体的免疫系统摧毁。由于干细胞有能力分化为胰岛素细胞,所以干细胞治疗可能能够治疗这种慢性病。

    不过干细胞用于医学还必须克服许多障碍。科学家需要了解控制干细胞的自然机制,还需开发出控制干细胞的方法。
, 百拇医药
    研究证实术后化疗可延长肺癌患者生命

    2项最新临床研究结果证实,手术后采用化疗对于延长早期肺癌患者的存活期确有帮助。这2项研究结果2日在69届美国临床肿瘤学学会年会上正式公布。

    据此间媒体报道,由多国研究人员组成的一个小组在会上介绍说,他们对33个国家的1867名肺癌患者进行了治疗试验。这些患者随机分成2组,一组只进行手术,另一组在手术后还接受“顺铂”(cisplatin)及其他标准化疗药物的治疗。5年后,前一组中有40%的患者依然存活,后一组存活率则达到45%。研究还发现,术后接受化疗的患者平均能存活51个月,而对照组平均为44个月。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的头号“癌症杀手”,每年全球有120万诊断病例,其中85%的人最终死于肺癌。研究人员称,术后接受化疗的患者比单纯手术患者存活率高出5%,这一数字看似微不足道,但如果考虑世界范围的肺癌患者基数,它实际上意味着平均每年可将全球肺癌死亡人数减少7000名,因此还是相当有意义的。
, 百拇医药
    来自日本的研究人员也在会上报告了类似的结果。东京医科大学研究人员对979名早期肺癌患者进行的临床试验发现,手术后采用口服化疗药物“UFT”治疗的患者,5年后存活率达到87.9%,与之相比,只接受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存活率为85.4%。

    口服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第三军医大学研制的国家Ⅰ类新药,用于预防胃病的“口服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研究,目前取得重大进展。课题组3日在重庆宣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破例批准其同时进入Ⅰ、Ⅱ期临床试验。

    这一疫苗针对胃病的主要致病菌“幽门螺杆菌”,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且目前国际上尚没有预防这一病菌的药物制品。

    第三军医大学检验系的邹全明教授率领36人的课题组,进行了8年的艰难攻关。这一研究课题先后被列为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和军队“九五”医学科研项目,累计投入研究经费已超过2000万元。
, 百拇医药
    邹全明教授介绍说,他们在研究中将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等现代分子生物技术与原有研究基础紧密结合,连续突破了研制中的多个关键性技术难题。一是采用独特的基因工程疫苗分子构建模式,在黏膜表面产生免疫力,避免了以往因幽门螺杆菌在黏膜表面感染而难以预防治疗的情况。二是解决了这一研究领域的世界性难题,成功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动物感染模型。三是克服了胃酸和胃蛋白酶对疫苗的破坏作用,提高了疫苗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刘卫宏 熊学莉)

    美让烟草作物“长出”狂犬病病毒抗体

    美国科学家首次培育出一种转基因烟草作物,它能含有针对狂犬病病毒的抗体。新成果表明,转基因作物有望成为狂犬病病毒抗体的廉价“生产车间”。

    位于费城的托马斯·杰斐逊大学的研究人员本周在网络版的美国《全国科学院学报》上发表论文介绍了这一成果。研究人员说,新型转基因烟草作物中插入了编码人类狂犬病病毒抗体的基因。目前,900英亩的转基因烟草至少能收获1000g狂犬病病毒抗体,大约可生产10万份医疗制剂。研究人员称,经改进后,作物“生产车间”的生产率还能进一步提高。
, 百拇医药
    细胞培养实验显示,用转基因烟草获取的抗体能抑制狂犬病病毒,功效与人体天然产生的狂犬病病毒抗体差不多,甚至更强。活体动物实验还表明,转基因烟草产出的抗体能保护仓鼠免受狂犬病病毒感染。

    据统计,全球每年平均有5万多人死于狂犬病,约750万人在遭动物咬伤后接受狂犬病的相关治疗,狂犬病药物和疫苗的市场空间相当大。传统上主要从人和马身上提取狂犬病病毒抗体,但前者成本过高,而从马体内获取的抗体会使人产生严重过敏等副作用。目前,世界范围内狂犬病病毒抗体非常短缺。新型转基因烟草作物研究负责人、托马斯·杰斐逊大学科普罗夫斯基博士认为,与其他方法相比,从转基因作物中获取狂犬病病毒抗体,好处在于更安全、生产成本更低。(毛 磊)

    第三军医大学研制出系列抗非典防护器材

    第三军医大学近日成功研制出非典患者和医护人员专用过滤式防护面罩、新型防护服以及非典患者呼出气体消毒设备等系列抗非典防护器材,并已通过专家组验收。
, 百拇医药
    据研制课题组负责人董兆君教授介绍,目前国内大多数防护器材均以化学毒物为研究对象,其防护材料的选择侧重于毒剂分子,而对属于气溶胶性质的非典病毒过滤效果较差。同时,非典患者呼出的带病毒气体是疫情传播的主要来源,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无可供患者使用的防护面罩,以切断传染源。

    三医大课题组经过半个多月的努力,研制出非典患者专用防护面罩。这种面罩为三角形,正好盖住口鼻,面罩前方为直径2cm的吸气孔,下方为呼气孔。呼气孔接一个重63g的圆形过滤盒,过滤盒中的过滤净化材料采用目前最先进的高分子滤料制成,对有毒飞沫的过滤效果达99.9%。戴上这种面罩后,非典患者呼出的气体经过有效净化和消毒,病毒基本被消灭,有效阻断了其传播途径。根据同一原理,课题组研制出了医护人员专用过滤式防护面罩,这种面罩与上述非典患者专用防护面罩外形相同,只是呼气、吸气孔相反,即医护人员吸入的气体先经过消毒净化,从而大大减少了被感染的几率。专家们还研制出专门针对卧床治疗的重症非典患者呼出气体进行消毒处理的消毒器。这种消毒器是用金属材料制作成一个消毒小箱,箱内用金属板分隔为5层,每层内置电子加热元件,患者呼出的气体由一个连接在防护面罩上的小管进入消毒箱,通过电子元件的光热作用彻底破坏病毒结构后,再从消毒箱下方排出洁净空气。
, 百拇医药
    课题组研制出的防护服也独具特点:在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最多的前襟部分巧妙地设计了一块防护内罩,还在穿脱防护服时容易接触到受污染面的衣袖部分设计了双层袖,从而有效防止病毒的二次污染。(刘忠海熊学莉)

    粤港合作研制非典病毒快速诊断试剂盒取得进展

    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4日在广州宣布,与香港大学协力攻关研制的冠状病毒抗体快速诊断试剂盒获得新进展。在检测非典病人早期和恢复期特异性抗体方面,仅用45分钟便可知道结果。

    据珠江医院临床实验科主任、研究员车小燕教授介绍,4月25日医院成立非典快速诊断试剂盒研究课题组,决定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探寻非典病人血清快速诊断法。在这项研究中,香港大学向珠江医院提供非典病毒特异性基因片断,双方协力攻关。

    在进入2周的临床验证阶段中,课题组先后对13例临床诊断为非典患者的急性期和恢复期进行了检测,结果完全符合病程发展中抗体产生的规律。香港大学微生物系运用此试剂和方法对26例急性和恢复期血清进行检测,临床诊断符合率为76.9%。在对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提供的90份双盲血清样本进行检测中,其中检出18例早期IgM、恢复期IgG双阳性实验结果与该院感染内科临床诊断符合率100%。

    随后课题组还参加了国家防治非典科技攻关领导小组组织的北京地区133份非典疑似患者的筛查,试剂盒的敏感性和诊断符合率得到了国内有关权威专家的肯定。对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90份血清样本双盲检测,临床确诊符合率为77.14%。在广东省防治非典科技攻关领导小组组织的全省试剂盒临床验证中,临床诊断符合率最高。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对研制的试剂盒给予较高评价,并推荐在广东省推广使用。车小燕教授介绍说,由于试剂盒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操作方法简单、方便,检测速度快,将有助于对非典病例回顾性研究,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进一步完善临床诊断指标,也可用于疫苗免疫效果的监测和人群抗体水平的调查。而且试剂盒成本较低,比较适合在基层单位推广和使用。据了解,目前珠江医院课题组正加紧进行下一步研究。(杨 霞), 百拇医药(新华社供稿)